发布时间:2020-02-17 浏览次数:8856 |
早晨8点半,“疫情期间,请大家不要出门!不要集聚!不要聚餐!不要打麻将!戴上口罩!……”喇叭声响起,我跟村委开始了巡逻宣传。蒋楼村面积大、人口多,开车跑遍所有村民组要近两个小时,但我们在走遍每个卡口的同时,还是尽量的多绕些小路,一来是为了让居家的每一位村民都能听到喇叭声,二来也为了停下来向他们宣传近期关于开具出行证明和领取单双日出入证的最新规定。
从法院来村挂职也有近两年时间了,对于蒋楼人口流动性大的特点也有所了解。由于县道021和省道238穿村而过,过路的人员复杂,要想做到封闭管理,单靠驻点乡干和村干真的很难完成。14个出入检查口每天执勤离不开党员、村民代表和本村志愿者的协助。零下几度的天气,71岁的老郑还是义务坚守在路口,我怕他身体吃不消,劝他今天休息一天,他说他既是贫困户又是老党员,关键时候要出份力。每天遇到他,我都会递给他一个口罩,提醒他注意安全。他总是双手接过、满脸感激,这对他来说是唯一的防护用品,也是他执勤的必需品。
吃过午饭,雪后的阳光带来了洋洋暖意,更让人心头温暖的是,村里开店的老张送来了牛奶、方便面等慰问物品。感谢完老张,又到了测量重点监测人员体温的时候了,随着我县疫情形势的日益严峻,这件事情谁都不敢掉以轻心。村医每天对本村38名湖北回乡人员和27名春节后返乡人员的体温进行测量并及时登记。有些人虽已过隔离期,还是要嘱咐他们近期不要出门,家里缺什么生活物资就由村里代买送到门口。
2月18日,星期二,晴转多云。
单位下沉社区的三个“防聚集”巡逻队从2月9日起已经连续工作十天了,每天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今天下午我也加入红旗村的“防聚集”巡逻队,体验了半天的巡逻生活。
到达红旗村设在高岭路特教中心路口的临时党支部时,村里的党员志愿者正在严守路口。简易的移动板房里除了一张办公桌就是一张简单的床,根本都抵挡不住夜间的降温。幸好今天白天气温不低。稍做停留,队长就带着我们开始巡逻了。
阳光正好,晒在身上暖洋洋的。乡间的小路上,行人不多,偶见田野间东一个西一个挖野菜的身影。路遇一位背着茅草的大嫂,她无奈地向我们倾诉“又不能出去做事又不能在家打牌,还能做么事啊?”我们也很无奈,疫情防控工作不能懈怠,“四不一戴”还是必须的啊!沿途看见家家户户门前堆的高高的柴火,可见砍柴已成了这些村民生活的重心。
经过这十天同事们一天数次的巡逻宣传,村民们的防控意识有了提高。聚集的村民并不多,只有两户人家在门口边晒太阳边聊天,在我们的劝说下散开。走着走着,我们看见四、五个人在塘边钓鱼,那位置巧的让人汗颜。隔着岸,我们拿着喇叭大声喊道:“疫情期间,禁止钓鱼!”他们磨磨唧唧的收着线,估计想等我们走了再说。我们是那么好骗的吗?他们不走,我们便继续喊着,结果一个一个都走了。丁教告诉我,前几天钓鱼的跟捉迷藏似的,现在相比好多了,可是还不能松懈。
继续前进,乡间小路的风景真好,真想取下口罩透透气。可是还是不能啊!还要继续巡逻!路过一户人家,发现里面传来打扑克的争执声,成功劝阻。接下来的一幕让人啼笑皆非:路边一个小姑娘远远看见我们走来,大声喊叫“他们来了”又迅速跑回家,接着我们听到麻将声,等我们到她家时,众人已作兽散……严肃且再三的进行了批评后,我们又请周边群众做好监督工作。现在,可不兴边走边放喇叭了,防巡逻队跟防什么似的。总的感觉,村里好宁静,宁静的狗看见我们都不吠了,不知道是已经熟悉了巡逻队员的气息还是觉得狗生无聊。
路上还是行人很少,走到高河中学边的公租房边,遇见两个买菜回来的大妈,都知道两天才能出去一趟了。这一圈走下来,体会到的是:这些天巡逻队的重复而单调的工作没有白费,村民们绝大多数还是支持和理解政府安排的。他们和我们一样,最大的愿望就是:早点解除疫情防控,早点回归正常生活!
那就让我们一起等待春暖花开时,看山河无恙!
作者:王丽莉